第二百三十九章 奉旨结党_大明第一贡生
休息小说网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奉旨结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奉旨结党

  朝堂上的大臣,面对皇帝一个个的安排,皆都没法出来插话。

  有关陈锐和张延龄被调去延绥,对多数大臣来说也没什么,延绥的情况再糟糕,陈锐去当总兵官,会比朱辅更糟?

  大不了朱辅当完缩头乌龟,陈锐接着缩,大家比谁能更长时间憋在龟壳里不出来。

  但这会朱凤正在风口浪尖上,隐约成为大明九边仅次于王越的名将,还有朱祐樘和张周二人为其背书……居然调回京城闲住了?难道是知道这小子能力不太持久,很快就原形毕露,或者是跟他爹一样缩了,就提前掉回来免得丢人现眼?

  朝议结束。

  随即是内廷会议。

  倒是这次朱祐樘没叫张周来,只让内阁三人加上兵部尚书马文升,而所商谈的内容,也不过是再斟酌一下陈锐替朱辅这件事是否合适。

  谢迁出来评价道:“二人……各有所长吧?”

  朱祐樘道:“但他们的短处也更明显是吗?”

  谢迁拱拱手,没接茬。

  陛下非要这么说,那你还来问我们作何?我们没在朝堂上直接驳斥这件事,就算客气的。

  “那若是不以平江伯去,何人前去更合适?几位卿家为何不做举荐?”

  朱祐樘先前不开明,现在却好像个开明的君王一样,跟几人内廷商讨起来。

  刘健看了看旁边的李东阳,意思是你来说。

  李东阳道:“陛下,目前偏关的局势已安稳,若是以安边侯前去镇守,将威宁侯调去三边的话,那宣大到三边一线可保无虞。”

  “哦,朱凤,他行吗?”

  朱祐樘面带谨慎之色问道。

  以前但凡提到朱凤的时候,朝中大臣意见老大了,觉得这小子只是个花瓶,再加上朱凤是个新兵蛋子,都觉得他肯定会给大明丢脸。

  但随着朱凤在偏关和辽东两战表现不俗,甚至在辽东时更是身先士卒亲自点炮、带兵追击,再加上连任良等地头蛇都不得不巴结这位“少年名将”,现在连朝中大臣都要对朱凤刮目相看了。

  可在皇帝眼里……

  当初朕看好他的时候你们不看好,现在伱们看好他的时候,朕觉得他还只是个花瓶啊!

  让他守一座连城墙都没修好的偏头关?你们确定不是在坑他?

  刘健道:“或可一用。”

  “算了吧。”朱祐樘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先前朝上朕也说了,安边侯回京后会有叙用,如果大明的边镇总指望年轻人的话,如何能深谙大明官场论资排辈之道呢?”

  “陛下?”

  谢迁出来质疑了一句。

  陛下您这话,怎么听起来是在讽刺我们?

  我们论资排辈怎么了?这是自古以来前人总结的经验,士大夫就这调性,有本事别用我们。

  马文升相对耿直一些,问道:“那不知将安边侯调回京师之后,作何之用?京营?还是调往地方?”

  一句“另有任用”,不能令在场几位大佬释疑,以他们较真的心思,自然想知道皇帝想把这个风头正劲的小子用在什么地方。

  “京营不适合他,南京等处,也不适合。他现在只是得到了磨练,但其实在用兵方面更多是靠他人的指点,既如此,也让他回来多跟人学学,朕先前曾与人商谈过,有必要在京师左近成立一个培养军将的学堂。朕打算让翰林侍讲张周负责此事。”

  “陛下!”

  这次四名大臣近乎是同时出声,大概都是要反对的。

  什么事都有张周?

  培养军将?还要张周来给他们授课?

  问题是,大明已有都督府作为专门的军事机构,这个所谓的军事学堂又该是什么名义?

  “你们先不必说,听朕的!”朱祐樘显得很固执己见,继续道,“朕要开军事学堂,不是为了彰显秉宽比谁更强,而是他更了解威武天火药和神威远炮,以后大明的边军更多要倚重于这两种东西,这对大明边军的战法近乎是颠覆性的,朕让研制出这些新兵器的秉宽来给诸位军将讲讲,难道不应该吗?”

  我靠。

  四名大臣本来肚子里有一万个笃定的理由,能把皇帝用张周来当什么军将学堂讲官的事给否定,但听了皇帝的话,连固执如他们,都觉得自己快被说服了。

  一旁的戴义也帮腔道:“几位阁老部堂,你们应该是大明最懂行军打仗的人了,有关大明过去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用兵之事,你们都或多或少参与到决策,但几位可是了解威武天火药和神威远炮的威力,还有适用的场合?”

  这次内阁三人齐刷刷望着马文升。

  说我们四个都是军事家,那有点偏颇,但你马文升从景泰年间就开始涉及到军政事宜,这些应该难不倒你吧?

  威武天火药不懂,那你黑火药懂不懂?神威远炮不太明白,但普通火炮总该门清吧?跟陛下讲讲,让陛下知道,咱文臣也不是盖的,不是只有张秉宽能出来装逼。

  马文升在众望之下,却只是拱手道:“老臣附议。”

  刘健都忍不住闭上眼。

  这投降得也太快了。

  你好歹也挣扎一下吧?

  朱祐樘对马文升的态度很满意,连你这个兵部尚书都认为,大明的军队在用这两种新的大杀器方面经验不足,那朕让张周当讲官,这有何不合理的吗?

  政策方面的障碍,简直可以说扫除了啊。

  “三位阁老,你们也没意见吧?”朱祐樘又看着内阁三人。

  刘健道:“老臣也附议。”

  这时候,都自称“老臣”了,大概的意思是,我们是老人,对于年轻人的玩意不是很明白,也不太愿意去学,陛下您就看着折腾吧。

  “那好,这两日由兵部提请,成立一个军事学堂,至于具体的定名之事,朕会酌情再定,此学堂并不涉及到如今兵部或者都督府任何的衙门,只对朕一人负责,由朕委派人员前去做讲官和示范之事,会从京营中调遣一部作为配合施展火炮所用,但此职并不常设。”

  “学堂内无论讲官、军将,皆不以军中职位论高低,也无实际调兵遣将的权限,离开学堂之后各归都督府或地方衙门所用。就先从在京周边卫所的卫指挥使和直接领兵人,过来学学吧!”

  皇帝说要增设这么个学堂。

  没有再给张周什么官职,也没说张周作为总讲官有什么特别的权限,单就从京营调了几个士兵过去配合演示火炮,算是给打下手的。

  这对文臣来说,也算是比较客气的。

  但内阁三人,还有马文升,显然也高兴不起来。

  ……

  ……

  事情谈定。

  四人走出了乾清宫,这会四人估计都在后悔来乾清宫,被皇帝就这么当面给要了一项权力回去,虽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项权力到底对以后大明的政坛和军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负图兄,先前你为何没有反对此事?”

  刚出来,带路的只是小太监,还走在前面,谢迁也就直言不讳了。

  马文升不言。

  谢迁继续问道:“是说,你对炮、火药这些,并不精通?”

  “于乔,别问了!”李东阳打断了谢迁的话。

  谢迁当然有些不甘心。

  皇帝为什么让我们三个跟你马文升来?

  如果说我们三个是决策层的,那你马文升就是执行层的,如果说还有人有资格跟张周抢总教官,非你马负图莫属,而你马负图连挣扎都不挣扎,感情你是叛变文官阵营了是吧?

  刘健道:“此等时候,的确是说多错多,陛下要以秉宽为讲官,让大明军中军将了解新炮的威力,我看也是对的。”

  谢迁质疑道:“难道大明军中的将领,都要当他张秉宽的门生不成?”

  问题就在这了。

  让张周教这些人怎么用火炮,本身并不会令文官反感,甚至还会支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iuxi8.com。休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xiuxi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