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圣主仁君在,我们不能偷懒!_万历佑明
休息小说网 > 万历佑明 > 第六百九十二章 圣主仁君在,我们不能偷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九十二章 圣主仁君在,我们不能偷懒!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六百九十二章圣主仁君在,我们不能偷懒!朱翊钧承认,王锡爵所说的也是事实。

  这些年,随着大明对外扩张,尤其是大明前线官兵中,有的将士对待当地土人贵族做的太过了些,也的确让许多缅甸、日本、吕宋等被征服地区的土著贵族对大明更加不满。

  而这些贵族中,有激进者,已经不惜变成海盗,勾结沿海巨族豪右,袭掠海疆。

  虽然大明因为海上实力一直很强,使得这样的事件一直都是小规模事件,没有出现嘉靖朝那样的大规模海患。

  但因为大明海疆太长,且开海以来,出海的官民海船太多,所以即便大明有很多水师,也有大量厂卫,但撒出去,也难以处处盯着每一段海域,每一个沿海村庄。

  这就和朱元璋时期,大明卫所制还未大坏,天下兵马很强,锦衣卫也很强,但依旧难以避免有倭乱一样。

  而承担这些袭扰所带来的恐慌与不安代价的,都是南方沿海士民。

  偏偏海利如今又大部分在朝廷手里,对外扩张的红利也大部分在朝廷手里。

  所以,这就相当于,代价是他们南方士民承受,好处却是京城的皇帝和居住在京城的权贵们占据,自然也就让南方士民更加不满。

  南方士民也就对此有很多怨言。

  毕竟人性就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在承受恐慌和不安代价的同时,还能拥有很多好处,自然就不会这些怨言。

  而现实却是,因为皇帝在北都,所以政治中心在北方,以至于增加的蛋糕大部分都归了北方。

  不过,朱翊钧虽然承认王锡爵说的是事实,他也不想因为要考虑南方人的感受,现在就开始有意识地要进行战略收缩。

  何况,他比王锡爵这些人多一层的优势就是,他来自后世,他知道蒸汽机出现后,还会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所以,朱翊钧在王锡爵说后就直接说道:

  “王卿说的也有理,既如此,将来让太子监国于南都吧,这样的话,朕是想不顾南方士民之怨都不行啊,毕竟谁没爱子之心呢?”

  王锡爵听后怔在了原地。

  反而是沈鲤先言道:“陛下圣明,东宫虽不宜过早干预军务,却是宜提前知晓国家财政管理之艰难的!且未来之君为东宫时,若因在南方,不得不为南方富商巨贾争,将来回北都即位,节制天下兵马时,就得为天下军队而争,如此便不得不权衡利弊,也就知道如何燮理调和南北。”

  “陛下!”

  “既如此,臣认为,不如将来近藩也皆聚于南京,或封于南方,乃至最好封于南方海外,南方脂粉气重,温柔富贵乡多,若迁于南方,一则易消其志,二则易防将来北方有故可使南方处处有宗室能号召力量北伐勤王;三则海外若有藩王,将来即便勤王亦不能胜,也可以于海外存续正统。”

  王锡爵这时干脆也直言不讳起来,提出新的建议。

  因为,朱翊钧没怪罪沈鲤,直接言,君权不能约束所以不能冒然迁都收缩战略的原故。

  朱翊钧听后倒也颔首:“这个主意的确不错!”

  朱翊钧说着看向李成梁等:“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

  朱翊钧点头:“侍御司将朕的提议与王卿的这个提议,给元辅去一封旨,让他同留京公卿再议一议,议后急递发来。”

  负责拟旨的焦竑拱手称是。

  “退下吧,这秋雨不断,让河道官员注意防洪。”

  朱翊钧接着又吩咐了一句。

  诸公卿拱手称是,且都跟朱翊钧一样,也拧眉看了一眼外面的雨。

  这些年,天气年年反常,连秋雨都能下的夏雨一般大,让人不得不在秋天也担心洪涝。

  而在离开行宫后,沈一贯倒是忍不住在这时,对王锡爵说道:“陛下让东宫将来监国南都,果然高明,但岂不是相当于南方为子,北方为父吗?”

  “怎么,难道反过来,要让太子在北方掌九边军务?”

  跟来的李成梁倒是听到了沈一贯的话,也就反问了一句。

  沈一贯听后不由得一笑:“是啊!这自然是不妥的!”

  “没错,就好比一家子,管钱粮最多的可以是儿子,无非是父母愿意这么信任儿子,把能给的家事尽量给他来管,但能掌一家生杀大权而为一家之主的,只能是当爹的。”

  李成梁说着就看向王锡爵,拱手道:“王阁老提议将藩王王南迁的主意的确不错,边镇本没多少可耕良田,北边那些藩王一南迁,不知可以空出多少良田来分于民,也不知道减轻多少北方百姓的负担,更不知道加强了多少边备,而且即便有边患,也更难找到个藩王来拥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iuxi8.com。休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xiuxi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